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数学博士杨武之,多次劝儿回国未能如愿,直至

来源:数学教育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1-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杨振宁、华罗庚、邓稼先这三个名字,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,他们三人分别在物理、数学和核物理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 是能够名列教科书的学界泰斗。 可是,鲜有人知的是

杨振宁、华罗庚、邓稼先这三个名字,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,他们三人分别在物理、数学和核物理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

是能够名列教科书的学界泰斗。


可是,鲜有人知的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华罗庚的恩师,同时也是邓稼先父亲的挚友,

而杨武之本人也是中国第一位数学博士。

01学界泰斗,躬耕杏坛

杨武之是晚清年间安徽合肥人,他从小就非常优秀,更是在数学上表现出极高的天赋。

他曾凭借远超同龄人的成绩考上了省级重点中学,也曾在十八岁那年又考上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,在那里,他攻读的是艰难晦涩的数学专业,

这个专业在当时很冷门,但杨武之却在潜心学习后成功毕业并做出了一番成就。

由于专注于学业,杨武之的婚事比同龄人晚很多,1919年,杨武之与自小定下娃娃亲的罗孟华正式结婚,此时,是他从大学毕业的第二年。


虽然罗孟华的文化程度不高,只是个传统勤劳贤内助,但对于罗孟华的付出,杨武之一直看在了眼里,此外,杨武之也对他这位“小脚太太”感情笃定,始终如一。

1922年,他们的大儿子杨振宁出生了,不过此时的杨武之满心想着救国强国

,他希望出国深造,振兴祖国的科教事业,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现状,

因此,他一边教书一边准备留学考试,披星戴月。

杨武之虽然对儿子的到来感到欣喜,但是,他并不能因为儿子的到来松懈半分,于是,他强忍激动,更拼命地准备考试,终于,成功获得了公派留学资格。


对于这个资格,杨武之是高兴的,可是大儿子正是最喜欢缠着父亲的年龄

,一旦离开,自己就可能错过儿子的成长历程,说不纠结是假的,可杨武之没有选择,他不得不离家前去万里之外的斯坦福大学。

可是,身在异国他乡,他的心绪被羸弱的妻儿满满占据,杨武之只得将对他们的思念转移到学业上。

他学习异常刻苦,用功的势头被同学和老师交口称赞,在斯坦福大学不足两年的学习时间内,杨武之就顺利拿到了学士学位。

国外“肥沃”的学术土壤,激发了他对知识的进一步渴求,

1924年秋,杨武之又顺利收到芝加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

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代数学和数论,在一众同窗里,杨武之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,留学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,

最终成功斩获数学系的硕士、博士学位。


1928年,杨武之回到阔别七年的祖国,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。

自1928年至1973年,他曾先后在厦门大学、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等多所国内高校任职。

杨武之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,更是一位有极高素养的数学教育家。

他对学生谆谆教导,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,其中,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家华罗庚先生也是他的学生。

当年,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,也曾受到了杨武之的理论指导。1938年,华罗庚回国任教时,时任联大系主任的杨武之对其才华和能力非常肯定,他全力举荐华罗庚做学院的正教授。不得不说,

杨武之和华罗庚二人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实在是亦师亦友。


02同乡情深,友谊延续两代

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,杨武之还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学界挚友,结下了一生的友谊。例如:

邓以蛰,当时,他们一个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,一个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,两家的祖籍还都是安徽的,又因为两人经历大致相似,志趣相投,所以多有往来,交情甚笃。

此外,他们的深厚的友情延续到了孩子们身上,当时,杨振宁就读于祟德中学,邓以蛰之子邓稼先随后也转学北京,二人自然而然的成了挚友。


因为杨振宁比邓稼先大两岁,邓以蛰之子邓稼先就自觉地把对方当作亲弟弟一样照料,也是因为杨振宁成绩好,

邓稼先自觉不能落于人下,勤奋学习,逐渐凸显出了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天赋。

从清华毕业后,杨振宁远赴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。

追随着他的脚步,邓稼先也在两年后考取了留美研究生,不过邓稼先属于自费深造,对理想学校的选择深感迷茫。

文章来源:《数学教育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jy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130/1240.html



上一篇:最强偏科生,地位堪比钱学森,数学只考10多分,
下一篇:他数学0分却被北大破格录取,后成清华首任校长

数学教育学报投稿 |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| 数学教育学报版面费 | 数学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| 数学教育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数学教育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