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杨振宁之父:美国名校数学博士,华罗庚之师,

来源:数学教育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0-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1997年,杨振宁在自传——《杨振宁传》中,谈及父亲杨武之时有一段话: “我知道,直到临终前,对于我的放弃故国,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我。” 科学无国界,科学家有祖

1997年,杨振宁在自传——《杨振宁传》中,谈及父亲杨武之时有一段话:

“我知道,直到临终前,对于我的放弃故国,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我。”

科学无国界,科学家有祖国!杨振宁“自揭其短”的这一句话,让杨武之走进大众视野,那么除了让人肃然起敬的高尚爱国情操,杨武之有何经历?令人惊叹,华罗庚尊他为老师,影响中国两代数学人才。


01

杨武之(1896-1973)是安徽合肥人,身世有点凄惨,本来杨家还算不错,父亲杨邦盛曾为民国陆军上将段芝贵做过文书,段芝贵失势之后,杨邦盛去沈阳应聘时染上鼠疫而死,第二年母亲也去世了。8岁丧父,9岁丧母,杨武之成了孤儿。

幸运的是,杨邦盛有一个弟弟杨邦瑞,将杨武之视为己出,一直供杨武之读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。

1918年,杨武之数理本科毕业,回到安徽省立二中担任教员兼舍监(训育主任)。当时,杨武之22岁,年轻气盛,师出名门,总想干出一番事业,在学校里推行严格的纪律,让一帮纨绔子弟非常不满,以至寻衅闹事,准备动武报复。师生冲突之后,家长仗势公然袒护学生,学校希望杨武之息事宁人,这让杨武之非常愤怒,一气之下就转到安庆中学教书。

换了环境之后,杨武之还是心气难平,更重要的是杨武之反思认识到,仅凭老师的身份,很难与土豪劣绅周旋,更难以救国。于是,出国留学,振兴中华科学,发扬中华文明来改变中国的念头开始萌发。

在安庆中学教书时,杨武之遵从父母之命,娶了娃娃亲文化不高的罗孟华。婚后,两人感情很好,终身不渝。1922年,杨振宁出生,杨武之正在备考公费出国留学考试。


02

1923年春,杨武之通过安徽省的公费出国留学考试,随即离别妻儿,踏上了留洋之路。

来到美国之后,杨武之先在斯坦福大学读了三个学季的大学课程,取得学士学位。1924年秋,杨武之来到芝加哥大学,师从名家迪克森(Dickson)研究代数学和数论,二年之后以《双线性型的不变量》一文获得硕士学位,再二年之后以《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》一文获得博士学位。

网络上传言杨武之是中国第一位数学博士,其实是错误的说法,中国第一位数学博士叫胡明复,1917年他以《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微分—积分方程》一文取得哈佛大学的数学博士,被近代数学史家们视为“中国现代数学真正开始的标志”。可惜的是,胡明复英年早逝,36岁时在老家无锡游泳溺水身亡。

杨武之取得的博士比胡明复要晚十余年,准确地说杨武之是中国因数论研究博士第一人。所谓因数,属于数学领域的一个分支,即整数a除以整数b(b≠0) 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,就可以说b是a的因数。

不过,与胡明复的博士论文相比,杨武之的《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》更具创造性,因此学界评价是:能研究现代的数论而发表创造性论文的中国人,当以杨武之为第一人。所谓华林问题,是1770年爱德华·华林的猜想,中国数学家华罗庚、陈景润都参与过破解华林猜想。


03

1928年,取得博士学位之后,杨武之选择回国,六年前选择的是中学老师,这一次成为了大学教授。从回国到去世,杨武之先后在厦门大学、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同济大学、复旦大学任教,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在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大。

上世纪三十年代,清华大学是国内最强的数学中心,聚集了熊庆来、杨武之、孙光远等一大批数学奇才,也吸引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数学天才学生。对杨武之而言,其中最为耀眼的是华罗庚。

1930年,华罗庚在上海《科学》杂志发表了《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》一文,立即轰动数学界。熊庆来(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)、杨武之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,打破常规,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。

华罗庚进入清华之后,选择的研究方向是数论,而且集中研究华林问题,无疑是受到了杨武之的直接影响。1980年,华罗庚在写给香港《广角镜》周刊的一封信中说:“引我走上数论道路的是杨武之教授。”可见,在华罗庚眼里,杨武之是他的导师。

文章来源:《数学教育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jyxb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30/1108.html



上一篇:刘汉清:80年代考上哈工大,因痴迷数学无法毕业
下一篇:第二届厦门地区数学建模联合研习活动在厦门六

数学教育学报投稿 |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| 数学教育学报版面费 | 数学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| 数学教育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数学教育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