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杨振宁之父:美国名校数学博士,华罗庚之师,(2)

来源:数学教育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0-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1936年,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,师从哈代(Hardy)学习解析数论,在剑桥大学的二年期间,华罗庚至少发表了15篇高质量论文,其中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


1936年,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,师从哈代(Hardy)学习解析数论,在剑桥大学的二年期间,华罗庚至少发表了15篇高质量论文,其中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。但是,华罗庚在剑桥大学并未获得博士学位。

二年之后,华罗庚回国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,当时担任系主任的杨武之要破格提升华罗庚的职务,即越过讲师、副教授将他直升为正教授,西南大学校方认为华罗庚没有取得博士学位,拒绝将华罗庚直升正教授,后来杨武之据理力争才得以通过。华罗庚后来说,“从英国回国,未经讲师、副教授,直接提我为正教授的又是杨武之教授。”

杨武之力挺华罗庚,不是因为曾经的一些师生关系,而是杨武之知道华罗庚的能力。正因如此,华罗庚曾经寄信给杨武之称:“古人云: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叔。我之鲍叔即杨师也。”

总而言之,从回国到退休,杨武之任教三十余年,影响了中国两代数学人才,对中国数学发展贡献极大,其中后来的陈景润,是华罗庚和闵嗣鹤的学生,与杨武之的教育可以说有间接关系。


04

杨武之影响的第二个耀眼天才是杨振宁。

所谓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,越是尖端物理研究就越离不开高深的数学,没有数学家的帮助爱因斯坦很难完成相对论研究,没有杨武之的帮助杨振宁可能很难取得诺贝尔奖。杨振宁晚年回忆认为,父亲对他的成就有“决定性”的影响:

“父亲对我们子女们的影响很大。从我自己来讲:我小时候受到他的影响而早年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,这对我后来搞物理学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。”

1944年,杨振宁获得清华大学物理硕士学位,抗战胜利之后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。留美短短十二年之后的1957年,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,远在中国的杨武之得知后非常高兴,还三次去日内瓦与杨振宁欢聚,最后一次是1964年,而这一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,让杨武之倍感失望。

不过,杨武之几次与杨振宁、海外的故友学生等的聚会,使杨振宁对新中国多了一些了解,推动他在1971年夏决定回大陆探亲,杨振宁也成为最早访问中国的海外知名学者之一。

1973年,杨武之在上海逝世,享年77岁,临终之前都没有宽恕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。

杨振宁是个孝子,父亲的期望,最终在53年之后实现了。2017年,在中国定居14年的杨振宁已经93岁,毅然放弃美国国籍,选择加入中国国籍。


巧合的是,杨武之有一位至交好友叫邓以蛰,清华北大的哲学教授,他的儿子叫邓稼先,与杨振宁是一样的天才,两人先后赴美留学,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,邓稼先选择回国,杨振宁留在美国继续做科研。二十多年后,他们再次相遇时,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。

文章来源:《数学教育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jyxb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30/1108.html



上一篇:刘汉清:80年代考上哈工大,因痴迷数学无法毕业
下一篇:第二届厦门地区数学建模联合研习活动在厦门六

数学教育学报投稿 |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| 数学教育学报版面费 | 数学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| 数学教育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数学教育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