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数学天才许晨阳17岁获奥奖,回国6年后又赴美,

来源:数学教育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8-2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半辈子,数学占了很大的比重。对我来说,做数学与我自己的生活是分不开的。 ——许晨阳 他叫许晨阳。 1981年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家庭,小时候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。他对数字和图形

半辈子,数学占了很大的比重。对我来说,做数学与我自己的生活是分不开的。 ——许晨阳


他叫许晨阳。 1981年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家庭,小时候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。他对数字和图形有着某种执着的追求。放学后,许晨阳表现不凡。很快就看出他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,后来他多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奥运会并获得金牌。

18岁的许晨阳成功入选国家数学集训队。次年考入北京大学,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科专业的高难度数学课程。他早早毕业于北大,获得了世界名校许晨阳的录取资格。


按照这个发展趋势,许晨阳的前途绝对是光明的。然而,当许晨阳在美国留学时,与许晨阳一样也是中国数学天才的张伟、朱新文选择了留在美国任教。因此,人们担心许晨阳会不会像他们一样选择留在美国?

不过,令人欣慰的是,2012年,徐晨阳完成博士后。博士后研究工作后,他立即回到北京大学,加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,任北京大学数学教师。 31岁,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数学学者。


在多年的教学中,许晨阳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,推动中国代数几何的研究进程,帮助学生进步。与此同时,徐晨阳也没有放松自己的要求。在此期间,他完成了30篇论文,其中在国际数学期刊上发表了24篇,在国际四大数学期刊上发表了6篇。

最令人惊奇的一个是他与 C. Hacon 和 J. McKernan 合作的一般空间顺序对的有界理论。它的出现证明了一般代数种自同构群的有限性。它解决了该领域10多年停滞不前的问题。


因此,许晨阳获得了青年科学家奖、青年科技奖、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拉马努金奖等奖项,震惊了数学界。我的国家可以有这样的奖品。天赋真的是天大的福气!然而,就在大家对他的成绩感到欣喜之际,2018年,许晨阳从北大辞职,前往美国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的老师。这件事一出,瞬间引起轰动,人们纷纷猜测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?

其实,徐晨阳在离开之前就预料到了大家的反应,所以他提前留下了几句话来解释他离开北大的原因:首先,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术氛围。众所周知,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系是世界上最好的。其中一个系,作为一名数学学者,他真的很想来这里提升自己,学习更多;其次,国内外科研经费的差距,很多时候是资历的问题;最后,就是学术造假的问题,这着实让专心科研的人不寒而栗。但许晨阳还是表示,他无意离开中国,等他学完自然会回来。


说到这里,笔者不禁想起??前段时间在网上曝光的“小学生癌症研究论文奖”。幸运的是!

然而,随着消息越来越火,围观者开始质疑,因为这篇论文的含金量太高,很多研究生都达不到。于是他们翻阅了资料,在作者的测试记录中找到了这一点。一段话——“老师给了我一个叫C10 orf67的基因,我上网查了一下基因是什么。”这个时候,他甚至不知道“基因”是什么。结果,仅仅3天后,陈友同学就可以开始写论文了。据悉,陈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研究员。


“学术造假”这两个字就像一盆冷水滴在每个人的头上,而这只是多年来的泄密之一。相信所有做过研究的朋友我都非常清楚当前的学术氛围。在此,我只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,国家能够大力纠正这种不正之风,恢复学术界的纯净土壤,让人才得以留住和吸引。你怎么看?

文章来源:《数学教育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jyxb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820/1038.html



上一篇:数学泰斗丘成桐发声,数学课再这么上下去,教
下一篇:数学天才破解世界级难题,23岁被聘为正教授,丘

数学教育学报投稿 |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| 数学教育学报版面费 | 数学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| 数学教育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数学教育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